索 引 号: **** | 发文机关: 余****分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 成文日期: 2025-04-16 |
《**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4年2月27****政府批准(赣府字〔2024〕30号),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政府编制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区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政策和总纲,是编制下层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依据和基础。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中心**两个层次。全区为**区行政辖区范围,国土总面积931.15平方公里;中心**为城市集中建设发展需进行控制引导的区域,面积为111.1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城市性质与发展定位
落实**市主导功能定位,按照“全域融合、改革创新、绿色转型、奋进争先”总体要求,积极融入共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将**区打造为“****艺术中心和****基地、赣抚**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宜居宜业的园林城市”。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筑牢国土空间底线。规划至2035年,**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7.84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318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933.91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145.15公顷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了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了洪涝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安全底线。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省级规划关于**区作为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市级规划的乡镇单元主体功能定位,并以乡镇为单元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城市化地区包括邓埠街道(含**街道)、中童镇、**镇,农产品主产区包括春涛镇、**乡、画桥镇、潢溪镇、黄庄乡、刘家站乡、马荃镇、**乡、杨溪乡,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龙虎山镇。
确立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一核、两屏、三带、多区、多点”的国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核:****中心**;两屏:北部怀**生态屏障,**森林生态屏障。三带:横贯东西的沪昆高速城镇发展带、206国道特色产业带、信江和白**为主的生态保护带。多区:****工业园区(虎山片区、县城片区、**片区和五湖片区)、******园区、**微型****基地、******基地;多点:以自然保护地及****中心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农业产业园等节点。
构建“三区、三带、多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三区:****园区、****园区、****园区。三带:S207休闲农业发展带、G206休闲农业发展带、G320休闲农业发展带。多点:优质稻、稻渔、水产、生猪、蔬菜、特色果业、中药材、油茶、甘蔗等特殊产业。
构建“一带、两屏、两廊、多点”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一带:信江生态保护带。两屏:北部怀**生态屏障、**森林生态屏障。两廊:白**生态廊道、黄**生态廊道。多点: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信江国家湿地公园、****白鸡峰地方级森林公园、****白**地方级湿地公园、****水库地方级森林公园、****马岗岭地方级森林公园等区域。
规划形成“中心**-副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四级城镇体系。中心**实施“东融、西联、中优、南控、北拓”空间发展战略。中心**包括邓埠街道、中童镇。****中心为**镇。重点镇包括潢溪镇、龙虎山镇。一般乡镇包括马荃镇、春涛镇、画桥镇、黄庄乡、**乡、杨溪乡、**乡、刘家站乡。
四、城镇与产业空间
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一中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带:白**城市景观带;一轴:由G320国道及浙赣铁路形成的沪昆城镇发展轴;一中心:****中心为主,兼顾居住配套、产业配套和旅游设施为主****服务中心。多组团:虎山组团、**组团、五湖组团、中童组团等四大组团共同构建城市布局。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聚焦园区产业主战场,构建体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建设更具**影响力的“眼镜之都、雕刻之乡、精密中心、循环基地”。
五、城乡空间品质
分级分类构建体系健全、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区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高标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等五类设施,以社区生活圈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实现区域内共建共享。
按照“15分钟、5-10分钟”****社区生活圈,按照“乡集镇、行政村”****社区生活圈,以生活圈为单位完善设施配套体系。
完善绿地和开敞空间建设,规划形成“两廊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两廊”:以白**两岸****中心**的绿化廊道。****中心的东西向视线通廊。“多园”:中心**内的多个区级公园构成城市公园绿地主体。
加强城市风貌引导与管控,中心**形成“一带、一廊、一核、六片”的景观风貌。一带:白**自然风光带;一廊:以马鞍岭城市最高点形成的城市东西向景观视线通廊;一核:马鞍岭及周边公园形成的城市核心景观;六区:城市六个风貌片区,指虎山新材料风貌区、**传统产业风貌区、******风貌区、****风貌区、**光电产业风貌区、中童眼镜产业风貌区。
六、历史文化魅力
规划形成“两带、两区、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两带:信江-白**文化传承带;两区:**雕刻文化区、北部画桥红色文化区;多点:高公寨营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政府大会堂旧址、****指挥部旧址、龙溪书院、****指挥部旧址、**天主堂、**县衙、****纪念馆、**传统村落等。
七、自然**保护与利用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要求,统筹耕地**、水**、森林**、矿产**等各类自然**的保护和开发管控,全面加强**要素保障、**保护节约、生态屏障构建和支撑系统建设,降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推进自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障耕地数量,多措并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生态系统。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湖泊、河流、湿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水域空间和湿地面积保持稳定。推动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林地保有量实现稳中有增。积极构建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格局。
八、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推进**区“十四五”省国道改建项目、****门和潢溪塔洲“渡改桥”、S207画桥饶家至皇桥何家一级公路改建、S413曾家洼至画桥饶家一级公路改建、G320黎家岗至**公路改建工程、G206国道**段西移工程、S422**潢溪至邓埠段改建工程、跨G320国道和浙赣铁路立交(**桥)等工程的建设。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供水、污水、环卫、燃气、信息基础设施等系统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网,优化设施网络协调布局。重点实施城乡交通路网优化工程、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工程等,推进城市功能全域延伸。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安全保障。提升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分区域布局。划定灾害防治控制线,提高国士空间安全韧性。
九、规划实施保障
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规划,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类,区级和乡镇二级的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实施传导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政府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的主体责任。强化规划监督考核。完善落实规划配套政策,完善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社会协同机制,建立规划动态评估调整工作机制。
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配合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动态监督维护。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