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蚀刻液及含锡废液回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单位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4月25日-2025年4月3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957
通讯地址:信**5G****中心1****审批局投资项目审批股
邮编:341600
项目名称: | ****蚀刻液及含锡废液回收项目 |
建设地点: | **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诚信大道中段 |
建设单位: | **** |
环评机构: | ******公司 |
建设项目概况: |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在现有厂区**一栋1F厂房,占地面积192平米,拟购建一条酸性蚀刻废液回收系统、一条碱性蚀刻废液回收系统、一条退锡废液回收系统,对原本委外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退锡废液进行重金属**回收及废液无害化处理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回收利用。达到年处理处理508t/a酸性蚀刻废液、187t/a碱性蚀刻废液、4.6t/a退锡废液的能力。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是设备安装、调试产生的噪音、废气、废水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施工期相对于运营期来说,影响时间相对较短,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会慢慢消失。 (二)营运期 1、废气防治措施及影响 废液回收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有酸性废气(氯气、氯化氢、硝酸雾(以NOx计)),通过氯气吸收缸+三级碱液吸收缸+碱液喷淋吸收+25m高排气筒处理,排放须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碱性蚀刻、去膜工序产生的碱性废气(氨气)通过酸液喷淋塔+20m高排气筒处理,排放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化学沉铜产生的甲醛废气与沉铜、镀铜、铜锡图形电镀等废气经“一套碱液喷淋吸收处理装置+水喷淋”处理后由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3)排放,污染物有氮氧化物、氯化氢、硫酸雾、甲醛,排放须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厂界无组织废气有氯化氢、氯气、硝酸雾(以NOx计)、氨气通过设备密闭、****绿化处理,排放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要求。 根据计算,厂房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设为50m。项目污染源周边50m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最近的敏感点为头坑200m,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及影响 本次技改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本项目劳动定员由现有项目劳动定员调配,不新增生活用水和生活污水。 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喷淋废水、地面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泡铜废水和冷却废水,各股废水进入一般废水收集池后经回用水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喷淋塔用水。技改后全厂废水排放量、废水污染物不新增。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铜,本项目单次最大生产废水产生量占现有项目废水产生量的比例极小,汇入现有项目的废水中混合均匀后,各污染物浓度****处理站进水中各污染物浓度相近。技改项目产生的废****处理站的各污染物进水浓度产生冲击,可以****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再回用于本项目废气喷淋塔,本项目废气喷淋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3、噪声防治措施及影响 本项目最大噪声源是生产设备噪声,且噪声源大都处于生产车间内。建议建设单位采取下列措施: (1)对设备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设备的基座在加固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减振和减噪声处理; (2)对于高噪声生产设备做好机座减振使噪声能得到较大的衰减。 (3)通风设备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综合处理,通过安装减振垫,风口软接等来消除振动等产生的影响; (4)通风设备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综合处理,通过安装减振垫,风口软接等来消除振动等产生的影响; 本项目的厂界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影响 一般工业固废为废阳极板(石墨),废阴极板(不锈钢板),废阳极板(钛板),废阴极板(钛板),交由厂家回收。依托现有项目一般固废暂存间(150m2)。 危险废物主要为废过滤棉芯(含废渣),废离子膜,废机油,废含油抹布、劳保用品,废包装袋/桶。项目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暂存区内临时堆放时,必须做好防渗漏、防水、防晒、防风等措施,其收集储存、运输、处置过程均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进行专门处置,定期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置 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及影响 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1)源头控制措施 源头控制措施: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原料仓库、危险废物暂存区采取相应防腐、防渗、防腐等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至最低程度。 (2)分区防控措施 根据该建设项目污染源的特点,采取如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项目建成的分别设置的雨、污收集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 ②厂房内各装置之间管道采用架空敷设。 ③采取分区防控措施:采取分区防渗,按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区防渗措施有区别的防渗原则,采取综合防渗措施,防止污染物下渗。 重点防渗区有生产车间,化学品区(含槽罐区),污水站,事故应急池 ,危废仓库,一般防渗区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配电间、化粪池、消防水池。简单防渗为生活区。 |
公众参与情况: | 无 |